~ Merry Christmas
一. 台灣金融產業概況 台灣有 42 檔金融股 佔掛牌檔數 1878 檔的 2.2% 但這 42 家公司,總市值卻高達 8.2 兆 佔上市櫃公司總市值約 10% 可以說「金融公司」不開則已, 一開設 … 往往規模很大! 的確,總不可能隨便一個路人 都可以說:我要開銀行吧? 如果收了一堆存款,然後跑路了、怎辦? 金融業主要業務有三種: 1. 銀行 銀行的主要業務是跟存戶收錢 然後把錢借給需要的企業或個人 賺中間的「利差」 如果資金成本很低 ( 需要付給客戶的利息很少 ) 而且又能以較低的風險,把錢貸放出去的話 銀行就可以賺大錢! 反之,如果都沒有客戶要借錢 借出去的錢,又常常被倒帳 銀行就會關門大吉! 2. 保險 相信很多人,都有買保險的經驗 其費率,是由保險公司的精算部門所制定 如果該公司能制定出賠率合理、 而且競爭力比其他公司優越的保單 熱賣,就會財源廣進 ( 假設未來不用賠很多錢給客戶的話 ) 此外, 由於保單的存續期間很長 保險公司收到錢後 可以依法拿去做投資 因此投資績效的好壞 也會影響保險公司的獲利 保單好賣 + 投資環境穩 + 該公司的投資部厲害 保險業,就可以賺大錢 但若 保單難賣 + 投資環境差 保險業就容易出現入不敷出的現象 3. 證券 證券的意思是 股票、公債、公司債、REITS ... 這類資產或債權的所有權之實體或虛擬文件 以及 期貨、選擇權、權證、可轉債 ... 這些基於上述證券變化出來的「衍伸性金融商品」 而證券商或期貨商 業務又包含下列三種: 3 - 1. 經紀 3 - 2. 承銷 3 - 3. 自營 舉例來說 如果你想買股票 就必須要有人幫你把單子送去交易所跟別人搓合 這個人跟你收走的手續費 便是券商「經紀業務」的獲利來源 而每當有新股票想掛牌 便需要有人幫它處理相關事宜 這是券商的「承銷業務」來源 最後, 券商也可以聘請一批專職操盤手 幫公司的自有資金賺錢 有賺, 券商的「自營業務」就會對公司有貢獻 金融業的證券業務,相較於銀行與保險 其實單純許多: 如果金融市場不錯,除了量大 → 可抽的手續費變多以外 自營部通常也會賺大錢 反之,如果金融市場慘兮兮 證券業,也會變成「慘業」! 相較於產出可以 看到、摸到 的製造業而言 金融業是一種「服務業」 只不過它提供的服務比較特殊:按摩 … 阿 不是 @@ 是幫你管錢 所以具有: 與景氣高度相關、是特許行業、受政府監管 等特性 二. 何謂「金融控股」公司? 金融業雖然分成 銀行、保險、證券 三大主要業務 但由於面對的客戶是同一群人 ( 有理財需求的人 ) 產品也高度相關 再加上要聘請的員工,也非常類似 ( 業務員或操盤手 ) 所以適合進行水平整合 2001 底,政府通過「金融控股法」 讓金融業歷經一波大整併 現在,全台共有 14 家「金融控股公司」 還有一家沒掛牌的台灣金 ( 台銀為主體 ) 只要你看到一家公司名字叫 xx 金 就代表這是一家控股公司 旗下可能同時包含了 銀、險、證 等「子公司」 也同時經營了許多不同的金融業務 而如果你看到一家公司叫 xx 銀 就代表它旗下「只有銀行」 或是你看到 xx 證、xx 期貨、xx 保險 代表這家公司只經營一種業務 而不經營 銀行 ... 等其他複雜的業務 三. 何謂「官股金控」? 這 14 家金控中 有三家 分別為: (2886) 兆豐金、(2892) 第一金、(5880) 合庫金 其第一大股東為「財政部」 另有一家 (2880) 華南金, 其第一大股東為「台灣銀行」 換言之, 如果被 財政部、台灣銀行 甚至是 國發基金會、台灣菸酒、農會、郵局 這類官方機構持股很多的金控 我們會稱它為:官股金控 所以台股有 4 家官股金控 + 10 家民股金控 由於金融業有〝大到不方便倒〞的特性 如果它的大股東又剛好是政府 理論上就是不會倒 這在投資選擇上,會是最安全的標的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這 14 家金控股的 平均 PE 為 15 倍、平均 PB 為 1.4 倍 但這 4 家官股金控 ( 表格標註紫色的四檔 ) 平均 PE 為 17 倍、平均 PB 為 1.6 倍 明顯的比較貴! 如果公司有比較好,買貴也沒關係 如果公司沒有比較好,你卻買貴了 長期投資報酬率就會比其他標的差 四. 合庫金 (5880) 是做什麼的 表格中有一檔 唯一的一檔 別人 2024 報酬率是 30%、50% 它卻是 負 1.8%! 讓人想要好好研究它 合作金庫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於 2011 正式成立 同年股票掛牌 由合作金庫銀行、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公司、 合作金庫票券金融公司 以股份轉換方式共同設立 為國內市值第八大金融股 主體「合作金庫銀行」設立於 1946 年 具有悠久歷史, 係由台灣省政府接收前日據時代台灣產業金庫, 並將合作事業團體、農會、漁會、農田水利會等社股組織而成 2006 年始更名為合作金庫商業銀行,同年併入農民銀行 海內外超過 300 家分行,為國內擁有最多分行之商業銀行。 「合庫投信」原本是與法國 BNP 集團合資成立 ( 合庫持股 51% ) 前景一度看好 可惜在外商投信退出台灣資產管理界的浪潮下 2014 年 1 月 BNP 也宣布退出合庫巴黎投信的經營 合庫金將所有股權買回 並將合庫巴黎投信更名為合庫投信 所以目前合庫金旗下有: 1.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 2. 合作金庫證券 3. 合作金庫票券 4. 合作金庫資產管理 5. 合作金庫投信 6. 合作金庫人壽保險 7. 合作金庫創投 七家子公司 提供包括銀行、融資、理財、保險、證券、投信、票券等全面性業務 惟其他子公司對於或貢獻並不大 銀行佔金控獲利近九成 五. 合庫金 (5880) 為何一直跌 由於銀行佔合庫金獲利九成 使合庫金成為一家子公司雖然包山包海 但主軸仍是「銀行」的公司 2023 年利率陡升, 是銀行業相較於其他金融業 經營環境最為亮麗的一年! 但 2024 利率沒有繼續上升 甚至微降 純銀行股如 上海商銀 (5876) 股價跌 10% 顯示銀行比重較高的金控 在今年是比較不吃香 此外, 合庫金因為是官股比重最高的股票 可以說是 … 牛皮中的牛皮股 已經很久沒有券商對合庫金出過研究報告 2024 因為大盤走多 這樣的股票當然比較不吃香 但如果你喜歡安全性較高的股票 來年或後年若大盤走空 多認識一檔:官股比重最高的金控 5880 合庫金 對您做資產配置 … 會很有幫助! 本文作者 陳金瑩 的 Line 與 FB 專頁
√. 我想學習更多
陳金瑩 老師 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 歷任 安聯投信、永豐金證券 等大型投資機構 累積了 20 年豐富投資經驗 熱衷分享所見所學 老師將於 2025 / 2 / 23 起 與有緣、想學習更多的讀者 每月固定會面一次 開設『操盤手年度培訓班』 ►► https://pse.is/6rh8gc 這是一門實戰導向的課 我們分享: 1. 下個月大盤將怎麼走 2. 應該加碼或減碼,加減多少 3. 勝算最高的股票是哪幾檔 4. 要不要進行避險?放空什麼 把這幾件事做好的話 每個人都能無懼市場多空 穩健獲得正報酬! 能與讀者面對面交流投資心得的機會很難得 所以冒昧提醒,名額有限 ... 請及早報名參加 評論已關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