敗完這一支,我就要開始存錢了 ... 誤 @@
「有錢就該存下來!」 這句話, 我們從少年少女時代 聽父母講到爛 現在雖然已經是大人了 比較少被念 頻率從以前的每月 3 次降為每年 3 次 但每當要做重大決策時 這種「家訓」 還是會在耳邊嗡嗡作響 「存錢」意味著現在減少支出 以利將來可以有更多餘裕資金 「錢變多」 大家都喜歡 但叫你忍住不要花 不要吃大餐、不要換手機、不要買東買西 可不是每個人都受的了 於是在不同生命周期: 少男少女時代 → 父母給多少就花多少 青壯時代 → 開始有點能力自己做選擇 → 因以前的物慾不一定完全受到滿足 → 很容易迷失在花花世界 陷入賺多少就花多少的循環 → 還是存不了錢 30 歲或 40 歲過後 → 收入可以明顯大於必要支出 → 有機會開始存一點錢 當您的收入終於大於支出 是怎麼分配餘裕資金呢? 買車、買房 …, 還是存定存、買基金 …; 這篇文章 不是要騙你把錢拿出來買股票 而是我們在學習理財這條路上 不是只有追飆股、圤龜哪支會漲? 先擁有「正確金錢觀念」 是很重要但又被太多股友忽略的第零步 買康友、變街友 買康控、快失控 想讓「以後」的錢「變多」 過往我們投注太多精力在〝開源〞這一塊 許多演藝名人、體育明星 他們的收入難道不多嗎? 有人還是走向破產那條路 而且呢! 今年五月起的疫情警戒 讓很多人在當時、甚至到現在 都突然沒有收入 〝節流〞以及妥善規劃未來支出 真的非常重要 「錢」不是萬能 … 下一句大家都知道怎麼接 「沒有錢」卻是萬萬不能! 你現在的支出水準,是不是太高 是不是「花太多」了? 雖然這是一篇聊天文 但我們一樣要照慣例 看真實資料做分析喔 代表性個人支出比重 這是我在 10 / 8 〝別傻了!通膨會讓股市崩, 根本無稽之談;除非某件事跟通膨一起發生〞 貼過的, 主計處統計的人均支出比重 裡面有幾個 key value 值得再看一下 吃 : 佔 24% 穿 : 佔 5% 房租:佔 14% 通訊:佔 5.3% 油與運輸:佔 5.3% 醫療保健:佔 4.4% 教養:佔 5.9% 娛樂:佔 7.8% 雖然這跟個人情況,可能還是有點差異 例如年輕人醫療保健不用 4.4% 老年人不可能低於 4.4% 但你可以這樣想, 由於這是平均水準 如果「吃」佔你的支出超過 24% 例如:高達 30% 那就「吃太多」了 2022,想要靠「節流」來存更多錢 就可以從這方面下手 因為別人可以用這個比例過生活 如果你有哪一項跟平均值比太高 就該優先砍起 反之, 別人平均在看起來沒什麼用的「娛樂」上 花到 7.8% 如果你跟我一樣 ( 以前啦 ) 學生時代每天都只有念書、沒有娛樂 開始工作前十年也忙到沒時間娛樂, 在這方面的支出趨近於零 那就好棒棒!可以再接再厲 上文是從比例的角度來做檢討 如果從「金額」呢? 其實也是可以查到相關數據 這邊一樣是主計處的收支調查 現在從「區域」來分 去年全國人口最多的新北市 人平均支出達 23,061 元 於是 23061 x 7.8% = 1799 如果你一個月花在娛樂上超過 1799 表示你「玩太大」 要刪減這方面的支出!多存一點錢啦 表格還有兩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就是全國支出水準最高的區域 不意外是被稱為天龍國的台北市 月均支出高達 30,713 比新北市足足高出 7652 NT 呢 即便新北市本身, 去年度與十年前的 18,722 相比 生活成本竟高出 23% 根據我之前寫過的通貨膨脹文章 未來這個數字還會用更快的速度飆升與惡化 您,於即將到來的 2022 還不打算好好檢視自己的「存錢」計畫嗎? 下一個十年 新北市的生活成本將飆升至三萬元 您的薪水,調升的夠快嗎? 「節流」 不意味著摳門過生活 如果您自認是高所得人士 自己把本文的所有數字多加一個零就好了 「智慧節流」 意味著把我們的資源做最有意義的使用 我到現在還記得 以前上班時部門年薪千萬的大主管 很喜歡跟我聊 3C 也很愛說:網拍哪邊比較便宜、自取可以再省一百 有次我忍不住疑惑問他: 〝您的身分地位,有需要這樣嗎?〞 他答我什麼,沒有精確記下來 但我很佩服他把每件事都處理的很有條理 連網拍這種小事也是 而我自己呀,最近也有一個有趣的消費經驗 就是 Costco 上的手機並不多 前幾天看到現在竟然有三星,新的 flip3 手癢就下單了! 其實不是啦! 這支手機我看了很久 也做了很多功課 前幾代,我都沒買 這一代終於有敗家的價值 剛好 Costco 有賣,趕快敗 「聰明消費」 敗任何東西前,一定不能少掉比價這個動作 而且還要比好幾家 大家都知道 Costco 上的東西 都至少比外面便宜 20% 這次的 flip3,又便宜多少呢? 答案是: 竟然比現在應該是最大通訊行的傑昇通信網購價 還貴上 7%! 什麼! 這篇文章,不是要談存錢嗎 好市多是要坑人嗎? 幹嘛還跟它買 其實經濟世界每件事、每個現象 都有前因後果 就像股票一樣,任憑基本面再好、籌碼面再亮麗 「股價如果沒動」就一切都是假的 經濟世界每個價格 也都有它背後道理 不信您自己看一下傑昇通信的報價 大家不是都說:網路門市沒有成本、實體門市成本較高嗎? 但它網購價要 23910 門市反而只要 22990 網路比門市還貴了 4%! 而且以前在通訊行買手機 都可〝七日新品不良換新機〞 現在沒那麼好康了 還要先送回原廠檢測 ( 以前是在通訊行直接換一支新的 ) 被送回去後,原廠要怎麼講,你拿它有辦法嗎? 如果硬要換「整新機」給你 錢已經付了,相關糾紛也沒有法規能保障 也還真的拿它沒辦法 於是,網路買 貴這 4% 等於就是幫「拿到不良品」這件事買保險 因為七日內都可以退貨呀! 而好市多買, 除了這 4% 以外 還要額外再貴 7% ( 4 + 7 = 11% ) 加起來已經快要貴三千了 但我還是寧願跟好市多買 因為好市多不只七日新品不良可以退 電子產品三個月內你有什麼不滿意的 都可以全額退款 像高階手機這種東西 七天其實不夠時間測出來有沒有問題 我自己就吃過好幾次虧 所以阿! 好不容易做了敗家的決定 就是要讓自己高興的 不要讓「禮物」變成「禮誤」 高高興興地開箱, 若因貪小便宜跟貨源不明的地方買 可能就變成萬般惱怒地處理瑕疵品 講了那麼多 既然今天不談以前寫那麼多年的「開源技術」 而是轉性了 談一下「節流」 我還是簡單說一下, 對各項主要支出的看法 希望您讀了會有啟發 不認同的地方, 也可以給我指教 買房: 自備款至少要五成 而且請確保你將來會一直住在那個地方 不然用租的就好 免得被房貸綁死、什麼事都做不了、變成房奴 消費貸款: 當然是絕對不可以 我現在連信用卡都很少刷 而且刷卡其實會留下通聯紀錄 有資安問題的事情,我都是能免則免 吃: 上面有數字,平均值是 24% 我現在比較少上很貴的館子 把預算拿來買食材自己弄弄看 還蠻好玩的 而且阿!學會怎麼做出自己喜歡的食物 才算懂得過生活喔! 交通: 我其實不常出門 MRT 很少搭、高鐵從來沒搭過 但男生嘛!喜歡有車可以讓自己自由地移動 我 18 歲起就有在開車 然後提醒, 車子買了,以後每年稅金就要繳兩萬左右 還要花車價的 2% 左右做保養 而且這是低消 不含其它不正常情況所引發的額外開銷 通訊: 上面也有數字是 5.3% 很多人現在為了 5G 手機,又去綁了高額資費 但你用的到 請才使用高資費 我自己沒有吃到飽,一個月只有繳 399 而已 而且能不要綁約,也請儘量不要綁 電信商都會設計很多方案讓你看起來沒綁會吃虧 但像當年 4G 吃到飽 999,很多人都去綁了兩年半 請別忽略這個資費,以後是會降價的 現在 499 就可以吃到飽 當年綁到高資費的都虧了 保險: 我其實不太懂保險 現在的情況都不太清楚了,要算到天荒地老去 好複雜呀 @@ 我連國民年金都繳到很想棄繳了! 但這邊提醒如果您的保險不確定能應付未來所需 請記得:多存錢,其實就是最好的保險 最後, 花 每一分錢 之前 如果還沒被非理性慾望沖昏頭 請記得就先仔細想想 跟買股票一樣, 有任何不確定,就先止住再說 很多學生呀,都會問我 買不起 xx 高價股 該怎麼辦? 我往往回答:那就先存錢 這不是講台上的笑話 您,不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不先累積出安全資本 投資,怎麼可能做多好呢?
《 演講行程分享 》
陳金瑩 老師,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 歷任 安聯投信、永豐金證券 等大型投資機構 累積了 20 年豐富投資經驗 現為全職自由操盤手 老師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投資心得 著有 凱旋投資術 與 從小賠到大賺的 18 堂影音課 等教學資源 在 FB 上有 6 萬名粉絲 受到廣大投資朋友的喜愛 雖然生活很忙碌 但回想當初走過那麼多「冤枉路」 才有現在的成就 默默立志: 「有多餘的能力,就該盡力幫助別人 ... 」 〝不求人自動化系統選股班〞 ►► 5 / 8 起 @ 集思 北科大 雖然演講很累也很耗時間 不過每當看到有學員因為老師的付出 而大幅改善財務情況 就會讓我們覺得 我們正在做 ... 正確而且很有意義的事! 能與老師面對面交流投資經驗的機會 實在很難得! 不僅能學到最正統的投資方法 課程之中,老師也會分享他自己的投資組合 以及幫你看一下,您的交易策略 有沒有大問題? 給你釣竿,還直接給你魚 ... 真是太划算了! 因此, 請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 ... 〝不求人自動化系統選股班〞 ►► 5 / 8 起 @ 集思 北科大 趁早報名喔 ...! 評論已關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