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原來柚子是長在樹上
好不容易選到一檔適合的股票 眼見它價格越來越高 始終不確定,現在是否為適合買進的點? 是很多投資朋友都會遇到的問題 新普 6121 股價圖 介紹文在這 https://www.virtuemind.net/blog/20220429 其實, 台積電 (2330) 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時 股價是 36.4,現在已經常態性站上 500 連比較爛的傳產股 台化 (1326) 前波正好碰到 鐵板價 60 元 彈起來 今天收 65.1 於金融海嘯時 股價也只有 33.3 元 報酬率雖不若台積電有 10 倍+ 但也有 2 倍+ 這道理告訴我們 就像房價越來越高、波蘿麵包越來越貴一樣 股票,我們不能只看它表面的價格 不然永遠會嫌貴 永遠買不下手呀! 一. 本益比 (PE) 是衡量一檔股票 貴 or 便宜 最好的方法 衡量一檔股票的股價,是貴還是便宜 不是看它的「絕對價格」 而要看「相對」股價 「相對」這個字眼 聽起來有點學術 但白話文,只是把股價 P 拿去跟某個東西相除而已 除完,便能見真章 要跟什麼除呢? 本文分享學術上與實戰上 都最為管用的方法:跟 每股盈餘 (EPS) 相除 EPS 是會計學上、損益表中 衡量公司獲利最重要的度量方法 例如我們可以在公開資訊站查到 新普 2022 EPS 為 39.12 元 由於大多數的公司, 票面金額都是 10 元 表示對於原始股東來說, 出資 10 元、這家公司一年竟就能幫我們賺 39.12 元 ( 39.12 / 10 ) – 1 = 2.9 倍 報酬率非常驚人! 但問題是,除非這家公司是你開的 不然我們只能去公開市場用〝市價〞買股票 不可能用票面金額入股 所以引言寫到這邊 您大概有點知道 … 本益比 ( Price-to-Earnings Ratio,PE ) 為何那麼重要了! 績優股的股價、往往都很高 但究竟現在還能不能投資? 評估它的「本益比」 能幫我們提升投資成功率 本益比的公式,為: PE = P / EPS 以新普今天收盤價 344 元與 2022 EPS 39.12 相除 可以得到〝新普 2022 本益比 為 8.8 倍〞 二. 本益比還分兩種 第一種是跟 過去 EPS 相除 第二種是跟 未來 EPS 相除 本益比的公式很簡單 用 P / EPS 來衡量股價高低 其中,P 是市場決定的 看股價現在多少,拿來除就好 不需要另外動腦筋 但分母 EPS,學問可大了 最簡單的方法 是像上文一樣 看最新會計年度的 EPS 多少 就拿來相除 但老實說如果你只能這個方法 成效會很差! 而且市場實務上,也幾乎沒有人在用這個方法 我以前在法人投資機構待很多年 我們都是看 P / 未來盈餘 來計算本益比 這個方法 好處多多 因為股價會反映未來 如果你看上一檔股票,只要把「未來盈餘」喊的高高的 那難怪不管 P 是多少 兩者相除 都不會很貴呀 買的下手 所以市場俗稱這個方法叫:本夢比 究竟 本益比法 ( 與過去盈餘相比 ) or 本夢比法 ( 與未來盈餘相比 ) 比較好? 我只能說, 投資我不喜歡去矇不確定性過高的方法或標的 您不覺得 … 本夢比 很麻煩嗎? 還要先估一個「未來盈餘」 然後還要把目標本夢比喊的高高的 如果失利了 就無法知道,到底是這家券商把 EPS 估錯 還是本夢比喊太高? 還是根本選錯標的! 三. 本益比 請不要與年資料相除 請與 季 資料相除 本益比法, 我們最好還是回歸它本來的使用方法 會計學上: P / 過往 EPS 不要去相信不確定性很高的未來 EPS 但就算只是最簡單的:除過去 EPS 也是有點學問在! 首先,除非現在正好就是年報剛公布 否則我們不要看 P / 年 EPS 而要看, 我習慣的本益比定義: 〝本益比 PE = 股價 / 近四季 EPS〞 理由是年資料很慢 有比較快的「季資料」 當然要納進來一起看 但你也不能只與 最新 單季 EPS 相除 理由是公司營運有季節性高低 不能只用單季資料把所有股票疊在一起相比 所以, 〝涵蓋完整一年的:近四季 EPS〞 是本益比最好的「分母」 提醒一下, 雖然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公式:P / 近 4 季 EPS 但在會計課本上 很講究! 算 EPS 會用到的股本,還要用加權平均股數計算 我為了計算與理解方便 有時只有把近四季財報的 EPS 拿來相加、再與股價相除 出來的數字,通常不會差很多 但如果遇到,這家公司曾經發生大規模股本變化 或您為認真魔人 請還是用「加權平均股數」驗算 四. 本益比如何評估高與低 求算本益比, 最重要的功能是評估一家公司的股價是貴還是便宜 但算完以後,要怎麼看呢? 方法有三種 1. 跟自己過去比 2. 跟同業比 3. 跟加權指數比 舉例來說 加權指數目前本益比為 19.2 這個數字的倒數 1 / 19.2 = 5.2% 雖不是那麼嚴謹 但恰為〝年投資報酬率〞的概念 如果您看上的股票,其本益比 1. 比加權指數低 2. 比同業低 3. 位於過往水準的低檔區 表示這檔股票「目前」是比較便宜的 八檔 PC 股之本益比 舉例來說 今年因 AI 很夯 從廣達、緯創 … 到 仁寶、宏碁 這八檔 PC 股 全數上漲 廣達與緯創,更有 200%+ 的驚人報酬 如果您想評估,PC 股〝現在〞是不是很貴? 本文分享的「本益比」法 就可以幫到您! 承前文計算說明 廣達 (2382) 本益比為 25.3 倍 緯創 (3231) 也不惶多讓,達 25.4 所以, 1. 與加權指數比:有比較高 2. 與同業比:他們的同業都在表格裡面 3. 與自己過去相比 廣達 PE 走勢圖 以廣達為例 過往 PE 高檔區 大約 30 倍 目前 25 倍 … 不算便宜 所以讀完這篇文章,我們學到 甲. 本益比的公式為 P / 近四季 EPS 乙. 本益比越低,投資價值越高 丙. 與 同業 or 指數 or 自己過去相比 可以判斷現在本益比是高還是低 以及 丁. 您常聽到的, AI 將來會怎樣怎樣 其實叫做「本夢比」 不是本益比 當然,如果廣達接下來 EPS 成長 1 倍 那〝未來〞本益比就會剩 25.3 / 2 = 12.7 看起來就便宜很多 但如果你買廣達輸錢了 會完全不曉得錢為何不見 同一件事情, 我們換另一種正確的思維框架: 〝這家公司成長性很好,所以本益比高,還是值得買〞 因為根據過往盈餘算出來的「本益比」 是一個常數 不會改變 至少如果輸錢了 … 會學到: 哇!原來本益比 25 倍 是不能買的 聰明的您 有看懂, 這中間真的有很大差別嗎 ^_^ 本文作者 陳金瑩 的 Line 與 FB 專頁 評論已關閉。
|